|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一、两化融合的概念         具体讲,就是推进信息技术、信息产品、信息资源、信息化标准等信息化要素,在工业技术、工业产品、工业装备、工业管理、工业基础设施、工业市场环境等各个层面的渗透与融合,形成新型的企业经营模式和组织形态,形成新型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升工业能力和工业素质,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二、两化融合实施方法论         是一种符合性认定标准,它借鉴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适用于所有开展两化融合工作的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规范企业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管理机制和方法论,是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两化融合推进管理的通用方法,有助于企业稳定获取预期的信息化成效,引领企业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竞争能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推动建立第三方认定服务体系、制定两化深度融合的技术标准规范等。   三、两化融合体系贯标——”输出成果“(新型能力)   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组成部分 五、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六、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理念模型 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工具        1、利用战略咨询工具,开展企业自我定位,找出差距,寻求突破点,PEST、PESTEL、价值链Value Chain、五力模型、利益相关者分析、核心竞争力分析Core Competence竞争对手分析、S-C-P模型、行业关键成功要素KSF、行业集中度。         2、依据中国ITSS体系标准,结合国际ISO20000、ITIL、…等标准,对企业信息化进行诊断,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信息化体系。 八、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流程
 九、两化融合本质、理念 1、本质贯标:三项任务       体系建立 量身定制、建立体系、多体系融合、投入运转       能力验证 通过“战略 · 优势 ·· 能力”分析,选择打造核心能力,以验证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持续运转 持续打造与战略匹配的新型能力,推动体系长期有效运转。   2、理念方法:力求实效 l  坚持本质贯标,为企业实现两化融合创新发展提供体系保障; l  以新型能力建设为主线, l  推进三个循环:战略、要素、管理,稳定获取预期成效; l  一套培训、四项评估、九项策划、一个落地。   3、三大阶段       体系建立阶段 (1)体系宣贯 l  体系导入培训 l  确定体系范围 l  成立项目组 l  文件化体系现状诊断分析 l  两化融合现状诊断分析 l  战略、优势、能力、目标需求分析 l  目标四要素评估 l  项目实施方案确定 (2)体系建立 l  确定可持续竞争优势 l  确定新型能力 l  确定两化融合方针、目标 l  确定两化融合体系文件架构 l  文件编写培训 l  两化融合日系管理手册编写 l  程序文件编写 l  体系文件评审 l  体系文件批准 l  体系文件发布         体系实施阶段 (1)体系实施 l  体系运行动员 l  体系文件培训 l  体系运行 l  根据两化目标确定四要素优化方案 l  确定职能分配 l  技术实现 l  匹配与观察 l  运行维护     (2)监控测量 l  监控测量 l  开展内部审核 l  体系评估和诊断 l  体系考核 l  管理评审         体系认证阶段 (1)改进 l  纠正措施 l  预防措施 l  持续改进 (2)验收 l  申请第三方认证 l  第三方文件审核 l  文件不符合改进 l  第三方现场审核 l  审核不符合关闭 l  获证 l  获证后继续按照策划的能力需求进行实施,体系真正运行取得实效     
| 本质贯标服务主要原则 | 主要做法和经验 |  
| 1:一把手原则 | l  一把手不认同体系不做; l  一把手不接受访谈不启动; l  一把手不认可效果不评定; |  
| 2:一套标准化叠加    一套个性化服务 | l  融合管理、信息化和体系咨询经验的方法论; l  一套基础服务标准加一套个性化服务标准; l  及时总结,服务不断升级迭代; |  
| 3:三类专家协同服务 | l  管理咨询专家 l  信息化咨询专家 l  管理体系咨询专家 l  有机融合,持续提升 |  
| 4:四大诊断和评估 三类专家联合先访谈评估诊断,后开启动会,确保重视和认识的高度,本质贯标的决心和动力 | l  战略优势能力目标调研诊断 l  两化融合现状诊断分析 l  文件化体系现状诊断分析 l  新型能力四要素配置评估 |  
| 9:九项策划 使战略、要素、管理三个循环真正可执行落地 | l  辅导策划建立适宜的贯标项目团队 l  文件化体系策划 l  战略优势能力主线策划 l  辅导新型能力四要素策划 l  四大管理域策划,重在管理职责策划 l  辅导策划一套合适的培训 l  辅导策划一套合适的方针和目标 l  辅导策划整合一套全员参与机制 l  辅导数据开发利用机制,引导转向数据驱动 |  
| 9:九项原则 九项原则贯穿始终,不断推动三个循环 | l  贯标启动前的初步分析 l  四大诊断评估后的深入分析和建议 l  利用九项原则指导九项策划 l  辅导企业制定贯彻九项原则的改进路径 |  
| 1:一系列新型能力建设服务 指导服务和评定后持续服务 | l  新型能力发展阶段诊断和发展路径建议 l  辅导组织结构和流程化方案设计 l  指导目标设定,以始为终,KPI设计 l  引导定义能力素质模型,人才保障为本 l  引导发挥企业文化机制的保障作用 |  
| 1:一套落地指导措施 不断提升体系运转效率 | l  引导流程牵引的机制建立 l  引导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机制 l  引导绩效导向机制的动态创新 l  辅导内审和管理评审的效果提升 l  引导内部沟通机制的改进 |  
| 1:一套质量保证和后续服务措施 | l  项目节点控制检查,跨项目交叉审核 l  认定后的回访、总结、再推动 l  客户满意度调查 l  定期电话回访 l  知识和政策送,优秀案例分享 |  |